药浴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。它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,根据辨证论治原则,选取适当的中草药煎汤沐浴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。药浴的形式多种多样,包括全身浴(俗称“洗药水澡”)、坐浴、足浴、熏洗、烫洗等。
一、药浴的传统作用机理
1、药气循经,直达病所
药浴作用于肌肤腠理,药气通过腧穴行于经络,内达脏腑,由表及里,发挥行气血,调阴阳效应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2、草木之性,浴取其气
药浴所用药物多为芳香走窜,辛散通阳,活血通络之品,此类药物气味俱厚,经煎煮及热水浸泡,药气极易逸出,从肌肤腠理进入人体,发挥通经络、行气血、开结行滞等多重功效。
3、药浴并施,发汗驱邪
汗法是中医祛邪最常用的方法之一,而热浴本身就出汗,药力相助,毛孔大开,则发汗更为透彻,邪随汗出,邪去正安,从而达到康复目标。
二、药浴的现代作用机理
我们知道,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,除具有保护作用外,还具有吸收、渗透、感觉、分泌、排泄等多种功能,而药浴正是利用了皮肤的这些生理机能来治疗疾病,故皮肤的生理特点是药浴实施的前提和基础。
1、药浴透皮吸收原理
中药有效成分渗透角质层细胞膜,进入细胞内,也可通过表皮细胞间隙,渗透进入真皮;大分子及水溶性物质通过毛孔、汗孔被机体吸收。
2、水合作用原理
温热作用一方面使毛孔开放,促进药物的穿透、扩散,利于药物的吸收;皮肤湿度越高,角质层水合程度越高,其渗透和吸收能力也越强,药物活性和渗透扩散系数增加,促进药物的吸收。可见,药浴实则是中药治疗与现代物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。
3、反射原理
分布于皮肤的大量自主神经末梢及特殊感受器,在药浴作用下,神经末梢由静止状态进入活动状态,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,促进人体的神经、体液、免疫调节,同时改善内脏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,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,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药浴的功效
药液从毛孔而入,贯通孔窍、腧穴、经络,进入皮肤腠理,起到温经散寒,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扶正祛邪等作用,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现代医学观点认为,温热的浴水可扩张血管,增加全身血流量,改善微循环,加快新陈代谢,改善皮肤营养状况。且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后,可调节局部免疫状态,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,抑制和减少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,加速组织修复作用以消除病灶。另外药浴时,温度与湿度增加使皮肤吸收功能倍增,药物得以发挥更大作用。